文/林亭妤
「糖」,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在任何的食品加工、料理烹調中,都需要糖類,因此,製糖產業可被視為一個國家發展程度的指標。而就以台灣來說,糖類曾經相當蓬勃發展,其生產量與出口量,和其他產品相比是獨佔鰲頭、無可匹敵的。無論是荷治時期、明鄭時期、清領時期、日治時期亦或是民國時期,都少不了它吸「金」的存在,是不容忽視的!本篇文章將帶您一同回顧台灣糖業百年來的發展史,講述相關歷史概況與重點事件,一步步倒流時光,探究台灣糖業的興衰。
糖於臺灣的誕生與萌芽
我們都瞭解糖的主要原料為兩種,一是主要生長在高寒地區的甜菜,二是生長在亞熱帶的甘蔗,而台灣就屬後者,高溫潮濕、雨量充沛、土壤肥沃皆適合種植甘蔗。而究竟台灣何時開始種植甘蔗呢?以文字有相關紀錄以來,推論是從元代開始,根據元朝汪大淵所撰寫的島夷志略中有一句話是說:「琉球人煮海水為鹽,釀蔗漿為酒」,因而判定於元代,臺灣就有種植甘蔗的紀錄。不過,內容所提及的「琉球」,因尚無法確定指的是「臺灣」,所以仍舊存有爭議。
與荷蘭人的「甜蜜」碰撞
糖類發展的確立,真正一直是到荷治時期,荷蘭人於1624年佔領台灣後,從巴達維亞城日記中,提到「蕭壠社產甘蔗」,(蕭壠社為今台南佳里一帶)便可知當地的原住民,也就是平埔族人已經開始懂得種植與利用甘蔗。但當時的原住民生活還是以狩獵為主,並不需要高度商業貿易,因此精緻「糖」的技術,並沒有像漢人運用的相當純熟與廣泛。
在荷治時期,當荷蘭人得知臺灣的氣候及土地適宜種甘蔗,便雀躍不已,像這樣的高經濟作物,使他們看見了「商機」,便決定大撈一筆!於是積極獎勵蔗農種植甘蔗來製糖,也改良了技術,促使糖類產量大增,讓其作為主要出口商品,輸出至日本、波斯、巴達維亞等地進行貿易。此外,大家知道嗎? 台灣歷史上最著名的抗荷事件—郭懷一事件,便是漢人農民因不滿荷人嚴重課稅,爆發的武裝流血衝突,當時總共造成三千餘漢人喪生,等同於當時漢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人口。從過去歷史事件可得知,荷蘭人擔憂的只有糖業生產能否持續進行,有相關人士表示:「漢人農夫是為公司增加收益最好的蠶。」,也曾形容福爾摩沙島上的人為「釀蜜的蜂種」,並惋惜地説:「少了這群工鋒,將無法讓公司(荷蘭東印度公司)生存下去。」從前述的對話過程,不免可感受到,荷蘭人對糖業的重視,與不顧來台漢人的生存與權利。且深刻了解到在荷蘭人的高壓統治下,當時的人民生活是多麼地苦不堪言,皆迫於無奈淪為貿易競爭中投資賺錢的工具。
糖業發展的逐漸茁壯
在1661年荷蘭人被鄭成功驅逐之後,臺灣於明鄭時期,糖類的發展就有了更不同的變化,因當時臺灣為反清復明的據點,需進行屯田墾荒,解決軍隊缺糧問題,因此著重在發展稻米,糖產量逐漸下降。不過,仍需透過貿易來賺取資金以換取鐵與銅來製造武器,因此「種蔗製糖」慢慢受到技術的改良,越來越精緻。當時糖類在貿易中的出口量仍相當可觀,年產量可達到18,000公噸。
於清領時期,糖業持續茁壯發展。相對於荷治及明鄭時期的專制態度,清廷對糖業的態度較為自由且放任,甚至不強制也不約束。當時,糖的生產主要在舊式糖廍進行,糖廍是製糖的場所,由麻竹與茅草搭建,利用牛隻轉動石車進行齒輪推動,壓榨甘蔗。隨後,糖蔗汁再在熬糖屋中煮成粗糖。全台當時有1000多間糖廍,其中八成集中在臺南。這項製糖技術從「番社采風圖」(下圖)中可見,從圖畫中,可清楚看到漢人正在工作,原住民並未參與的景況,足以顯示這項技術是由中國傳入臺灣。在清朝的統治下,糖業有了蓬勃的發展,或許是因為受到政府較少的干涉,再加上糖廍的運作,使得糖業有如虎添翼般,特別是開港後,更達到了巔峰。
「番社采風圖-糖廍」,圖中可見漢人於糖廍內與周邊分工進行製糖工作。
(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. (2022). 番社采風圖 (Version 2022-07-06T03:29:20.991648) [Data set]. https://data.depositar.io/dataset/de183)
糖的精英部隊-淬鍊與成熟
1894年,因甲午戰爭台灣被割讓給了日本,從此開始長達五十多年的日治時期。那麼糖業發展,除了因技術的不斷改良,持續發展,同時也訂定了許多有系統性的制度,開始將糖業視為一個「經營模式」。例如將舊式糖廍改良為新式糖廠,讓生產力與效率大為提高。此外,也開始有了「會社」的存在,以便控管甘蔗原料與收購價格。在當時便產生了一句台灣人都耳熟能詳的諺語「第一憨,種甘蔗給會社秤。」,便是在描述會社給予的價格過低,甚至會在磅秤上動手腳,導致有不公的現象產生。但從整體來分析,糖業得到了相當有秩序的工業化穩定模式,除了在外銷上有驚為天人的表現外,於1939年,糖年產量為140萬頓,榮登世界第三之寶座。此外,日治時期的糖業也間接帶動了甜點、罐頭等相關產品發展,讓「糖」有了更多樣的變化,影響日後台灣人的飲食與消費習慣。
光輝不再,但絕不是終點。
臺灣光復之後,到了民國時期,國民政府成立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台糖),接手日治時期主要四大會社以及其餘的糖廠,也修復因二戰受毀損的各項設備。1950-1960年代雖為台灣經濟起步之時,但國際糖價低迷,政府也以增產糧食為主要方向,因此糖業的生產與外銷皆不同於以往如此欣欣向榮。台糖公司意識到無法只靠糖業生存,漸漸朝向多方面經營發展,除糖廠外,也開發畜牧業,甚至也涉略醫學界,與國外公司合作成立抗生素工廠。
這百年間,糖業發展發生許多劇變,在底谷與翻身、停滯與衝刺間不停來來回回,雖曾經一枝獨秀,獨佔銷量排行榜,但最終,也必須為了順應時代,走向不同的道路前進。不過這並不是宣告榮景逝去,「糖」會繼續以其他面貌存在你我的生活當中。透過糖業發展故事,也引領我們認識每一時代的背景與潮流。不單只是敘事歷史,而是實實在在刻畫了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,內心純樸、刻苦耐勞的光陰故事。
資料來源: